大红袍烘焙做法,大红袍烘焙做法***

kodinid 2024-07-15 71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大红袍烘焙做法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红袍烘焙做法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青茶制茶工艺?
  2. 大红袍茶保存多长时间?
  3. 大红袍属于红茶还是绿茶?

青茶制茶工艺?

青茶,性平,属于半发酵茶,著名的茶品有大红袍、铁观音、水仙、凤凰单丛、肉桂、漳平水仙等。

青茶是介于绿茶(不发酵)与红茶(全发酵)之间的半发酵茶类,素有“绿叶红镶边”的美称,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制作茶叶互相碰撞,使叶片边缘破损,正也是因为这道工序,才有了乌龙茶独特的香气。

大红袍烘焙做法,大红袍烘焙做法视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青茶的加工工艺和流程主要有晒青、晾青、做青、杀青、揉捻(包揉)及烘焙等六个工序(5个步骤),具体如下:

1、晒青和晾青

即在阳光下散发鲜叶中的水分,使叶内物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。从而破坏叶绿素,除去青臭气,并为做青做好准备

大红袍烘焙做法,大红袍烘焙做法视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晾青,即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。将晒青后的茶叶放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散失热量,让鲜叶中的各部位水分得到重新分布,便于做青。

2、做青

又称摇青,在滚筒式摇青机中进行。使茶叶相互摩擦、碰撞,促进茶多酚氧化,形成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色。同时蒸发水分,加速内含物的生化变化,提高茶香。

大红袍烘焙做法,大红袍烘焙做法视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、杀青

制作程序有晾青、摇青、杀青、包揉、揉捻、烘焙。乌龙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,分为“跳动做青”、“摇动做青”、“做手做青”三个亚类。

青茶经过***摘、萎凋、摇青、炒青、揉捻、烘焙等工序后制出,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、凤饼演变而来,创制于1725年(清雍正年间)前后。品尝后齿颊留香,回味甘鲜。

大红袍茶保存多长时间

1.

大红袍茶叶保质期为3~5年,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,且经过烘焙制成,茶內物质稳定,受氧化影响较小,易于保存。

2.

保存时可将需要保存的大红袍整理好,密封装袋,然后装入铁罐内,放置于干燥、阴凉处放置,可以存放3~5年,在保存时需要注意保持干燥、防晒、防潮、密封、避光。

一般为一年以上,如果包装得严的话,最多可以放到4到5年。一般来讲,包装上会给出的大红袍保质期有三或五年的时限,如果不中途给予拆封,或者在生活习惯上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,比如,在沏茶时,千万别用手去抓,因为手上有很多细菌,长期不再使用的话会导制细菌感染,如可以选用汤匙等餐具来对茶叶进行拾取,这种做的目标的最终还是可以延长茶叶有效期的。

 

  大红袍茶保存方式

 

  方法一:铁罐储存法

 

  该方法要求***用市场销售的马口铁双盖彩色茶向作盛器。在储存前要注意检查下铁罐的密封是否完整,储存是也要保证铁罐严实,这样才能做到完美的保存。储藏时,可先用小罐子分装少量茶叶,以便随时取用,其余的茶叶则用大罐子密封起来贮存。

 

  方法二:热水瓶储存法

 

大红袍属于红茶还是绿茶?

大红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武夷岩茶中算得上是茶中状元,大红袍具不属于红茶也不是绿茶,而是属于青茶或者乌龙茶。

 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,大红袍又属于半发酵茶,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。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,在中国茶叶分类里有红茶,绿茶,青茶之分。青茶的代表类别是乌龙茶,而乌龙茶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之别。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扛鼎之品,生长在武夷山脉的茶叶独领山水灵气,山间岩缝和沟壕的特别土质赋予大红袍一种坚韧,醇厚的品质。传统的烘焙方式更增添了大红袍茶类特有的与木有关的碳香和火香。

  辨别大红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:

  1、视觉看,

  大红袍条形为条索形,色乌黑,其汤色应呈褐***,汤色透亮。

  2、嗅觉闻,

  大红袍属于熟香茶,初闻时,有炭火茶及茶叶的自然干香,不应有其他杂味。

  3、味觉尝,

  入口有微苦而余味足,入口就能感到香甜的可能是仿冒品。

  目前市场上大红袍主要有两种仿冒手法,一种是以武夷岩茶周边产区的水仙等品种冒充大红袍,另一种手法是用完全不同类的闽南茶作为原料仿制大红袍。拣选来自武夷山土生土长的大红袍茶叶,且小包装茶叶为佳。产品包装上,有武夷山***发出的镭射标贴才是正品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红袍烘焙做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大红袍烘焙做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aienbei.com/post/37959.html

相关文章